新華學校舉辦小學中文科教師系列培訓 夯實專業基礎 提升教學效能
為持續提升小學中文科教學品質,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新華學校小學部於2025年2月至6月期間,組織開展了聚焦中文教學核心能力的系列培訓活動。本次培訓圍繞閱讀素養評估、試卷編擬技巧、識字教學策略及中文古詩文教學四大領域展開,旨在為教師提供切實有效的教學支援。
香港特別行政區教育局前中文科高級督學梁沛民先生,以及香港教育學院、理性溝通教育學會吳智光博士擔任主講嘉賓。培訓內容緊密圍繞小學中文教學的核心需求。四大主題相輔相成:PIRLS與古詩文教學分別著力于提升現代閱讀素養和古典文本解讀能力;試卷編擬與識字策略則直接回應了教學評量與基礎教學的實際需求。
首場培訓(2月26日):梁沛民先生與吳智光博士的“PIRLS設計理念與閱讀策略實施”,結合“國際閱讀素養進展研究”(PIRLS)框架,深入講解了閱讀測評題目的設計邏輯與培養學生高階思維的關鍵點。通過案例分析,指導教師們如何將預測、推論、整合等閱讀策略融入課堂活動,突破傳統教學中偏重文本理解的局限,有效提升學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第二場培訓(4月29日):梁沛民先生的“如何編擬一份優質的中文科試卷”,從中文試卷命題原則、題型設計到評分標準進行了系統解析。介紹“雙向細目表”等工具科學設計試卷,避免題意模糊或難度失衡等問題,以及通過分析學生答題情況來診斷教學薄弱環節達到以評促教的方法。
第三場培訓(5月22日):吳智光博士的“識字教學策略工作坊”,結合認知理論設計了多元化的教學活動。教師們掌握了如字源圖解、部件遊戲等實用教學資源,學習了運用圖像聯想、語境推敲等策略替代機械抄寫的方法,使識字教學更具趣味性和系統性,有助於激發學生主動構建字詞網路的能力。
最後一場培訓(6月19日):梁沛民先生的“中文古詩文教學”,探討了課程趨勢與創新教學方法。教師們深入學習了如何通過情境創設、詩畫結合及古詩吟唱等方式,建立古典文本與現代生活的聯繫,引導學生不僅理解詩意,更能體悟其中蘊含的情感和哲理,從而提升古詩文教學的文化傳承深度。
參與培訓的教師回饋積極,普遍認為培訓內容充實、方法實用,尤其在跨領域整合教學和差異化教學設計方面深受啟發,為日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奠定了良好基礎。
新華學校將持續推進教師專業發展工作,新學年中小學將繼續運用科大訊飛智學網,提升擬卷水平、智能化分析水平,持續提升教與學的效能。



